
对此,医生表示,由于产妇试产时间较长,新生儿头深陷骨盆,术中出现了取头困难的情况。对于责任承担问题,需等待第三方医疗鉴定结果,并遵照法律流程办事。记者看到,在孩子的出院病情诊断证明中,有多达11处诊断,其中有左颞顶枕部创伤性硬膜外血肿;左侧顶骨骨折(粉碎性)、呼吸衰竭(中枢性)等。
刘鑫告诉记者,孩子虽然出院,但刚出生的孩子就做开颅手术,怕有后遗症,因此医生要求每隔半月去康复科检查,一直到六岁。他称自己家中经济状况并不好,为治孩子已花了11万,还借了不少外债,经济压力较大,每当看到孩子头上长长的手术伤疤,他无时无刻不想弄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。为了弄清楚原因,刘鑫找到医院进行询问,他认为如果确认是医院原因,他希望院方能对此做出解释,“我的要求也不过分,只要孩子没有后遗症,把医疗费结清就可以了。”

刘鑫回忆称,孩子出生后他一直守在孩子身边,彻夜未眠,作为新手父亲没有经验,“只要孩子一哭闹,就请育婴师过来”,自己只从旁监督,“我甚至都没有抱过孩子”,孩子唯一离开视线就是被送去洗澡,事后他也调取了婴儿洗澡室的监控,监控中未发现护士有明显用力的行为,监控中也未记录到孩子发生磕碰。后来有做医生的亲戚告诉他,新生儿颅骨骨折、颅内出血大概率是在生产过程中造成的,加之妻子曾回忆在手术台上“有个医生说有点难取,后面换了个人才将孩子取出来。”
3月20日,记者同家属找到医院产科两位医生进行询问。据负责产妇的李医生介绍,产妇2月8日入院后曾进行过多天试产,但进展缓慢,之后出现胎心下降,羊水污染问题,担心孩子有缺氧风险,医院便建议若短时间内不能分娩就进行剖腹产手术,最后于2月14日上午进行了剖腹产。
但由于试产时间较长,新生儿的“头下去了”,深陷骨盆,在手术时就出现了取头困难的情况,为了让孩子尽快解除缺氧状态医生想尽办法。“主刀那边取了,不顺手,最后助手用右手取的。”主刀医生蔡光介绍,当时孩子的头的确陷得比较深,“根本抬不动。”她就喊助手从另一边拉。她回忆,当时也不算太困难,“拉两三下娃娃就起来了。”孩子出生后情况也很好,她怀疑可能是产道挤压引起的,也可能是拉的时候引起的产伤,“就算是产伤,也属于剖宫产的并发症。”

对于家属质疑为何不早做剖宫产,蔡光表示,剖宫产要有指征,当时孩子胎心正常,是没有手术指征的。等到有指征时,医院也第一时间安排了手术。医院按照正常程序、流程进行手术,产伤的发生是医生和家属都不愿看到的,出现这种情况,医院很遗憾,也很抱歉,也会持续跟进此事,该承担的责任也会承担,但(具体承担多少责任)需要由医疗事故专家鉴定组来进行鉴定。家属表示,孩子做开颅手术,医疗费用高达11万元,经济压力较大。家属将委托律师走鉴定程序,并打算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此事。
关注本站不迷路。带你及时获取游戏讯息,游戏攻略、热点话题、娱乐八卦、最新资讯等!